更新日期:2022-12-20 10:42
開設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的大學有哪些?相信這是對于很多同學們來說最為關注的一個問題。專業(yè)的選擇大概率決定了未來畢業(yè)后的擇業(yè)就業(yè)方向,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同,專業(yè)的選擇也會不同。那么,接下來邦博爾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開設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的大學有哪些,以此作為參考,希望能有所幫助!
全國開設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的大學有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yè)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吉林大學、黑龍江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燕山大學等,以下是具體大學名單一覽表,排名不分先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變動,以學校最新公布的名單為準。
序號 | 學校名稱 | 專業(yè)名稱(類) | 包含專業(yè) | 專業(yè)方向 |
1 | 北京交通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通信工程、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智能裝備與系統(tǒng) | 通信與控制 |
2 | 北京工業(yè)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實驗班 | |
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工科試驗班類 | 人工智能、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tǒng)、電磁場與無線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自動化、機器人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虛擬現(xiàn)實技術、網(wǎng)絡空間安全、軟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感知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遙感科學與技術、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信息對抗技術 | 信息類 |
4 | 北京理工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5 | 北京化工大學 | 理科試驗班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物流管理、電子科學與技術、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信息與計算科學、金融數(shù)學 | 數(shù)學、物理電子與管理 |
6 | 北京郵電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7 | 吉林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生物醫(yī)學工程 | |
8 | 黑龍江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
9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 工科試驗班 | 復合材料與工程、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環(huán)境與生命保障工程、空間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光電工程方向)、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自動化、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智能裝備與系統(tǒng)、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建筑電氣與智能化 | 航天與自動化 |
10 | 燕山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1 | 燕山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2 | 東北石油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3 |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
14 | 南開大學 | 工科試驗班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物聯(lián)網(wǎng)工程、密碼科學與技術、自動化、智能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 | 信息科學與技術 |
15 | 天津大學 | 工科試驗班 | 測控技術與儀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子技術)、智能感知工程 | 精儀與光電信息類 |
16 | 天津大學 | 工科試驗班 | 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tǒng) | 電子科學技術類 |
17 | 天津工業(yè)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8 | 天津理工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9 | 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20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21 | 華北理工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22 | 中北大學 | 儀器類 | 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智能感知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tǒng) | |
23 | 運城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24 | 運城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印制電路技術與工藝方向 | |
25 | 內蒙古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26 | 大連理工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27 | 沈陽工業(yè)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28 | 東北大學 | 自動化類 | 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科學與技術、工業(yè)智能 | |
29 | 沈陽化工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30 | 大連交通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31 | 復旦大學 | 技術科學試驗班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卓越班,智能系統(tǒng)方向)、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生物醫(yī)學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信息安全、電子科學與技術、材料物理、材料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shù)據(jù)科學與大數(shù)據(jù)技術、航空航天類、保密技術 | |
32 | 復旦大學 | 理科試驗班 | 物理學、數(shù)據(jù)科學與大數(shù)據(jù)技術、大氣科學、材料物理、材料化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化學、能源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態(tài)學、環(huán)境科學、心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卓越班,智能系統(tǒng)方向)、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生物醫(yī)學工程、信息安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航天類、保密技術 | 含自科班、技科班 |
33 | 復旦大學 | 自然科學試驗班 | 物理學、數(shù)據(jù)科學與大數(shù)據(jù)技術、大氣科學、材料物理、材料化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化學、能源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態(tài)學、環(huán)境科學、心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拔尖學生培養(yǎng)基地 |
34 | 上海交通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自動化、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信息安全、軟件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
35 | 上海電力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36 | 上海大學 | 電氣類 | 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理論與應用力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自動化、機器人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shù)字媒體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數(shù)據(jù)科學與大數(shù)據(jù)技術、網(wǎng)絡空間安全、電影制作、土木工程、生物醫(yī)學工程、建筑學、城鄉(xiāng)規(guī)劃、工業(yè)工程 | |
37 | 蘇州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 | |
38 | 東南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 | |
39 | 南京理工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
40 | 南京郵電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41 | 河海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42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
43 | 南通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tǒng) | |
44 | 鹽城工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45 | 江蘇師范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46 | 江蘇師范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中外合作辦學) | ||
47 | 浙江大學 | 工科試驗班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軟件工程、工業(yè)設計、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信息工程、自動化、生物醫(yī)學工程 | 信息 |
48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 電子信息學院 |
49 | 中國計量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50 | 安徽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 | |
51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 | |
52 | 合肥工業(yè)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53 | 巢湖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54 | 福建工程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55 | 閩江學院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 |
56 | 東華理工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 |
57 | 南昌航空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58 | 江西理工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59 | 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60 | 贛南師范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61 | 山東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通信電子與光電方向 |
62 | 山東師范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63 | 鄭州大學 | 物理學類 | 物理學、應用物理學、電子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 | |
64 | 鄭州輕工業(yè)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65 | 河南科技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66 | 信陽師范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67 | 華中科技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68 | 武漢科技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 | |
69 | 武漢理工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信息工程 | |
70 | 湖北工業(yè)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71 | 湖北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物電 |
72 | 湖南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73 | 長沙理工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74 | 長沙理工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75 | 湖南理工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76 | 湖南科技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77 | 華南農業(yè)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78 | 海南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79 | 深圳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電信學院 |
80 | 廣西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81 | 廣西科技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職師班)、電子科學與技術(職師班) | 職師班 |
82 | 廣西科技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83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導航工程 | |
84 | 廣西師范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85 | 重慶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86 | 西南交通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 |
87 | 電子科技大學 | 工科試驗班 | 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電磁場與無線技術、電波傳播與天線 | 電子工程類 |
88 | 電子科技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自動化、航空航天工程、數(shù)據(jù)科學與大數(shù)據(jù)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成電英才計劃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實驗班 |
89 | 重慶郵電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磁場與無線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tǒng)、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集成電路與電子工程類 |
9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91 | 四川農業(yè)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92 | 四川文理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93 | 貴州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
94 | 云南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
95 | 西南林業(yè)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96 | 西北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 | |
97 | 西安交通大學 | 工科試驗班 | 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物聯(lián)網(wǎng)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軟件工程 | 錢學森班之智能技術與自動化Q |
98 | 西安交通大學 | 工科試驗班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lián)網(wǎng)工程、軟件工程、生物醫(yī)學工程 | 智能電氣與信息類 |
99 | 西北工業(yè)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磁場與無線技術、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 |
100 | 西安理工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01 | 西安理工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中外合作辦學) | ||
102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空間信息與數(shù)字技術、信息對抗技術、遙感科學與技術、電磁場與無線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tǒng)、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波傳播與天線、空間科學與技術、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 |
103 | 西安工業(yè)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04 | 西安科技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05 | 陜西科技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人工智能 | |
106 | 蘭州交通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07 | 青海師范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08 | 青島濱海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09 | 安徽建筑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10 | 安徽科技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11 | 金陵科技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12 | 淮陰工學院 | 電子信息類 | 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人工智能、應用物理學 | |
113 | 淮陰工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14 | 寧波工程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15 | 濰坊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16 | 洛陽理工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17 | 成都工業(yè)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18 |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含職教師范 | |
119 |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20 | 湖南工程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21 | 河南工程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22 | 湖南工業(yè)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23 |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涉外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24 | 東南大學成賢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25 | 上海建橋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26 | 浙大城市學院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 | |
127 |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28 | 湖北商貿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29 | 景德鎮(zhèn)藝術職業(yè)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30 | 福州大學至誠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31 |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tǒng) | |
132 |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33 |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 | 電子信息類 | 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 | |
134 | 無錫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35 | 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36 | 戰(zhàn)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37 | 武警警官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38 | 深圳技術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139 | 西交利物浦大學 | 電子信息類(中外合作辦學)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外合作辦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中外合作辦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通信工程(中外合作辦學)、信息與計算科學(中外合作辦學)、數(shù)字媒體技術(中外合作辦學)、工業(yè)設計(中外合作辦學)、機械電子工程(中外合作辦學)、智能制造工程(中外合作辦學)、機器人工程(中外合作辦學)、物聯(lián)網(wǎng)工程(中外合作辦學)、微電子科學與工程(中外合作辦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中外合作辦學) | |
140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威海) | 電子信息類 | 通信工程、海洋信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 |
141 |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 | |
142 | 國防科技大學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信息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tǒng) | |
143 | 國防科技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yè)培養(yǎng)具備微電子、光電子、集成電路等領域寬厚理論基礎、實驗能力和專業(yè)知識,能在電子科學與技術及相關領域從事各種電子材料、元器件、集成電路、電子系統(tǒng)、光電子系統(tǒng)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fā),以及科學研究、教學和生產(chǎn)管理工作的復合型專業(y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