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都江堰土橋中學 更新日期:2022-04-17 23:09
一般學校收費標準會按省物價局、省財政廳和省教育廳審定的收費標準執(zhí)行
選調(diào)了足夠的師資力量,配備了得力的管理干部,安排了藝體專用教室,興建改建完善了系列美育訓練場館。藝術、體育專用設備設施不斷擴充,為學校藝體特色教育提供了足夠的條件。
學校為了創(chuàng)建國家級示范高中,近年已投入800多萬元,新建和改造了教學樓、學生公寓、學生食堂、校園電視臺、電子備課室、語言實驗室、美育基地等。都江堰市政府已決定投資1億多元對學校進行整體搬遷,現(xiàn)已征地270多畝,有關遷建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之中。搬遷前,為了適應擴招的需要,我校租用了浦發(fā)山莊,在學校內(nèi)修建了900多平方米的鋼結構的教學用房。
學?,F(xiàn)有校級領導4人,中層干部9人,設有政教處、教導處、教科室、體衛(wèi)處、總務處、辦公室等職能管理機構。班子成員均為大學本科學歷,其中8人已研究生進修班結業(yè)。
學校領導班子以“科學、民主、務實、高效”為管理理念,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一切從實效出發(fā),廣泛征集教職員工及學生對學校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充分調(diào)動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改革和完善各種管理制度,更新學校管理體制,提升學校管理的技術含量和科學成分,使學校各項工作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建國前
1928年3月,“應時勢之要求,謀學子之便利”,經(jīng)縣府決定,以文廟為校址,委陳國祥、李含棻、衛(wèi)錫勛為委員籌備中學,始名“灌縣縣立初級中學”。1929年秋,正式招收男生開學,省教廳委衛(wèi)錫勛任校長。1937年起招收女生,成立女生部。1946年男女生分校,直至解放。
建國后
1950年3月,人民政府接管學校,1951年1月定名為“灌縣初級中學”。1952年秋季開辦高中,校名變更為 “四川省灌縣中學校”。1954年,在塔子壩建新校,稱校本部(現(xiàn)成都市二衛(wèi)校校址),招高中,同時設立城內(nèi)部(文廟原址),招初中。1958年校本部遷回文廟原址。1959年灌縣中學列為溫江地區(qū)重點中學。1961年灌縣塔子壩中學并入,1964年分出。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停招新生。1969年復招初中,1971年復招高中。1978年被命名為溫江地區(qū)重點中學。1988年撤縣建市,學校更名為“都江堰市中學”。1990年3月批準為四川省重點中學, 1993年10月更名為“四川省都江堰中學”。1996年學校在城郊創(chuàng)辦初中住讀分校,成為四川省第一所“公辦民助”學校,1999年該分校單列,定名“都江堰中學外國語實驗學校”。
不管昨夜經(jīng)歷了怎樣的泣不成聲,早晨醒來這個城市依然車水馬龍。人生,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以上就是邦博爾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都江堰土橋中學的基本情況,想了解更多詳細情況可以關注邦博爾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