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州涉外學院中職部 更新日期:2025-02-10 03:11
2025年1月14日,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教學科研分享會在學校小禮堂圓滿舉行。從上午9點至下午4點半,全校教師齊聚一堂,圍繞教學與科研的深度融合展開深入交流。本次分享會由熊曉波副校長主持。
分享會在熊曉波副校長的致辭中正式拉開帷幕。熊副校長指出,2024-2025年第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已暫告一段落,學校校長辦公會決定舉辦此次分享會,旨在為過去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畫上圓滿句號,同時為教師們搭建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助力教師個人成長。他強調了教學科研對學校高質量發(fā)展以及人才培養(yǎng)的關鍵意義,為本次分享會奠定了良好基調。
在各學院教學經驗分享環(huán)節(jié),來自不同學院的教師代表帶來了豐富且精彩的內容。華文與國際教育學院的王艷春老師聚焦中文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與課程建設,提出了極具創(chuàng)新性的專業(yè)發(fā)展思路;商務管理學院的許曉如老師分享了打造高效課堂以及提升教學比賽水平的寶貴經驗,為教師們提升教學質量提供了有效方法;藝術與教育學院的上官曼曼老師,分享了學前教育專業(yè)校企合作“走園制”的教學探索成果,凸顯了實踐教學的創(chuàng)新理念;信息工程學院的龔方生老師深入探討了AIGC賦能職業(yè)教育的培養(yǎng)新模式,展現了緊跟時代前沿的教育探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高芬老師,分享了上好一門課的心得體會,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借鑒??祻歪t(yī)學院的黃文靜老師,講述了自己從初登講臺時的經驗不足,憑借穩(wěn)扎穩(wěn)打、步步為營的策略實現教學能力進階的歷程,在這一過程中,黃老師深入鉆研教材,力求將每一個知識點深刻領會、透徹講解。為了構建清晰的知識脈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她堅持手寫知識導圖并親自制作具有個人風格的教學 PPT,實現了從“慢”基礎到“漫”教學的“升級”,充分彰顯了我校青年教師在教學之路上的成長與蛻變,為廣大青年教師樹立了積極的榜樣。
科研分享環(huán)節(jié)同樣亮點紛呈。康復醫(yī)學院的胡明華老師分享了藥學類科研的學習經驗,為科研領域的初學者指明了方向;藝術與教育學院的別瑾老師講述了自身伴隨音樂表演專業(yè)成長的教科研歷程,引發(fā)了眾多教師的強烈共鳴;商務管理學院的黃怡然老師分享了在東南亞讀博的UKM成長之旅,拓寬了教師們的國際學術視野;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林潔緯老師分享了思政教學課題申報的心得,助力教師提升課題申報能力;華文與國際教育學院的余嘉文老師帶來了國際學術論文寫作和研究方法指南,對提升教師的國際學術交流能力大有裨益;信息工程學院的黃紅林老師,分享了關于寫好教育科研課題申報書的思考,為廣大教師在課題申報方面提供了實用技巧。
最后,湯才校長進行總結講話。湯校長對本次分享會給予了高度評價,對各位教師的精心準備和積極參與表達了誠摯感謝,并對學校未來的教學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期望與要求。他強調,各學院要強化對培訓活動的過程管理,充分發(fā)揮監(jiān)督作用,助力教師成長,進而推動學校教育事業(yè)邁向新高度。最后,湯校長在向全體教師致以新春祝福的同時,也表達了殷切期望。他希望教師們珍惜每一次成長契機,積極參加各類學習活動,不斷拓寬自身知識面,以更豐富的學識和更開闊的視野,為學生提供更優(yōu)質的教學質量。
此次教學科研分享會的成功舉辦,為全體教師搭建起了交流互鑒的優(yōu)質平臺,有力促進了不同學科、不同領域之間的思想碰撞與經驗交流。相信在學校領導的正確引領以及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在新的一年里學校的教學科研工作定能取得更為豐碩的成果,為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人才筑牢堅實基礎。
地址:廣州市白云區(qū)沙太路大源北28號
分類:中專專業(yè)